生活工藝|傳統與時尚,看見原民文創新美學

比西里岸創意

店家地址:
台東縣成功鎮白蓮路145號
連絡電話:
089-854-434

自主又不一樣的路 為比西里岸開拓一條

「比西里岸 Pisirian」位於台東縣成功鎮三仙社區一個濱海的小部落,「siri」是山羊的阿美族語,過去居住在此地的阿美族人利用海潮起落,在三仙台島上放養羊群,因此「pisirian」意思是「養羊的地方」。

原本只是一個平淡無奇的靠海小漁村, 但自從部落社區發展的機會在2006 年開始以「寶抱鼓」作為部落發展的機會後,部落由內而外開始蛻變。多年來,林金成作為部落導覽人員與工藝師,與曾任協會理事長的太太陳春妹、女兒林筑涵一家人留在部落持續努力著。

林金成說:「很高興年輕人願意回部落肩負傳承的責任,林筑涵(Fusay)回到部落來工作,在比西里岸創意工坊擔任經理人角色,也是比西里岸部落青年會年齡階級重要人物,返回部落也是因為家人的關係」。Fusay 從小就看著爸爸媽媽每天忙裡忙外,協助社區發展事務,一直到我大三那年,媽媽開始當社區協會理事長,爸爸跟著一起投入工作,後來我也回來盡一分心力,幫著幫著也有 10個年頭了。

名氣大於實力 努力將文化找回

白守蓮是台東人較為熟悉的漢名稱呼,它是比西里岸的音譯名,在地人幾乎不認識比西里岸,隨著時代變遷,部落已看不見原本的樣子,漸漸羊群也不在,林金成身為部落工藝師,在文化傳承面的擔憂更為強烈。林金成說:「後來基金會在寶抱鼓團投入了資源,社區帶入幾米畫作,拉黑子打造了大型漂流木的羊等,寧靜的村落才一點一點開始改變。」林金成並表示,有感於部落青年人口不斷流失、阿美族年齡組織的文化斷層等現象,因此希望女兒 Fusay 能夠接續傳承任務,將流失的文化慢慢地找回來。曾是原舞者專職舞者的 Fusay,剛開始回部落是帶著寶抱鼓一群小朋友歌舞,以尋根為主題開始發想,後來發現比西里岸在年齡階級上有嚴重斷層,過去因為遷村、多元文化加入及宗教問題等等因素衝擊,已經找不到屬於比西里岸部落原來的樣子。

林金成表示,部落的年齡階層中斷,部落耆老根據印象已經無法拼湊出過去的比西里岸,這樣的傳承與向耆老們溝通,需要很多心力,也會產生很大的壓力。他提到 Fusay 剛開始與耆老們溝通恢復年齡階級制度產生很大的挫折感,讓她很沮喪,但又不能就此放棄。林金成與家人們深刻地了解到文化需要長時間養成,持續去做不放棄才會逐漸累積起來。

從零開始找回屬於比西里岸的精神

「我比較會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文化主體與傳承是我最重視的部分。」多年以前,比西里岸的名氣漸漸打開,公益平台基金會在社區營造及寶抱鼓團之中,投入相當多的協助,也因為幾米的壁畫加持而創造了大量觀光的效益。「這樣看起來一切蓬勃發展,但事實上部落受到的回饋商機卻很少。我們很感謝基金會的協助,使部落變成注目焦點,但是,財團進駐銷售部落特產時,在文化面上缺仍少了在地元素。」鼓團四處奔波表演,愈來愈用商業化的角度看部落的事情,許多做法逐漸偏離文化主體,後來大家決定不再接受基金會資助,決定要自己做好部落的事,年輕人都說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決定。

「比西里岸在這一波熱潮上,透過財團、幾米等加持帶來了人潮,但部落卻沒準備好,跟不上那熱潮,有點可惜。」林金成提到:「觀光熱潮退燒後的這兩年有比較穩定人潮回流。」Fusay 也表示:「 這幾年都有固定旅行社來合作談遊程,按照自己的步驟比較不會亂掉, 結合部落導覽、DIY 體驗、寶抱鼓表演、部落風味餐等,後續將文創伴手禮量產慢慢上軌道,讓來比西里岸的遊客有多樣化的選擇,我們也希望開發多一點的自由行散客,讓他們可以真正享受這裡的美好生活,而不像旅行社行程很緊湊。」由於是部落可以主導的旅遊型態,對於村莊部落的環境衛生及居民來說,會較嚴格地來執行,以不打擾村莊居民為主。這幾年部落其實都還在消化當時的衝擊,積極地把年輕人找回來,發展部落遊程規劃,振興部落經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與發展性,以維持生計為最基本的條件。

目前經營模式以整合資源為主,來推動比西里岸的遊程,輔導精實創業計畫中以開發文創商品及建置門市販賣部為主,加強品牌行銷宣傳等。接下來將以文創品優先,帶動年輕人加入,並鼓勵年輕人跟部落老人家學習藤編、十字繡等,創作出更多屬於部落精神的延伸性文創品。這次購置機械器具,考慮到後續量產的部分,一步一步來將大家凝聚,一起來完成目標。

放羊之地藝術匯聚場域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還是留住了一些年輕人繼續在此工作,但是部落隨興自由的生活其實很辛苦,主要是因為必須照顧部落裡的老人家,家裡瑣事很多,農忙時候也沒辦法上班,尤其天氣晴朗,很適合下海時就不來上班。林金成說:「在開發遊程部分,首要著重文化層面,培訓部落青年學習製藤技藝,要從山林採集開始認識;在海的領域,協助他們去考救生員、獨木舟潛水專業證照,現在也發展出藝術散步、文化獨木舟、山林野溪主題遊程。如此一來,從都市回來的青年,才不會覺得部落很無聊,生活也才會過得有重心。」

當時拉黑子老師手工打造的漂流木大型標的,是比西里岸的精神象徵,部落文化意象以此為發展基礎。在寶抱鼓部分,會做比較大的突破,會請老師製作不同尺寸的鼓,培訓對象不再是國小、國中生,林金成說:「我們希望部落全體一起加入寶抱鼓隊,不管大人小孩或是部落媽媽們,一鼓在身就可以敲出節奏,Fusay 說那是一種屬於部落的阿美式風格。」比西里岸創意有限公司規劃未來透過量化生產平價pawpaw紀念商品,賺取利潤暨支持工坊營運,創造Siri的環保Style,是一種把阿美式生活帶著走的概念,製作漂流木餐具、黃藤餐具組、黃藤餐具袋等,將環保生活與阿美族與自然共生、祖先智慧等概念作連結。讓遊客聽見pawpaw 聲音,帶回pawpaw的記憶。

青年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比西里岸

除了找到一個部落可能發展的未來方向外,向前傳承傳統也很重要。林金成表示:「這十年間陸續返回部落找回部落年齡階級的青年,現在已成了部落很重要的文化部隊,努力的追朔以前的歷史跟文化脈絡,未來可以撰寫出比西里岸的文化誌。」他提到 Fusay 的觀察:「在尋根階段,才明白比西里岸的文化斷層很嚴重,年輕人與老人家溝通時用拼湊方式,找回比西里岸 selal( 年齡階級 ) 的分階和各階級的責任義務,參考鄰近幾個部落相關祭典文化習慣。幾年下來,我們這階級決定了比西里岸的文化主軸發展,長老們也十分認同此做法。表示恢復舊文化習俗或改變作法,給年輕人作主沒有不好。」近幾年開始恢復豐年祭殺豬儀式,採分食方式感謝天地跟族人,一起分享溝通,部落的人看到年輕人的決心,對於文化傳承給了很大的肯定。林金成轉述 Fusay等年輕人在與老人家溝通上遇到很多辛苦的事情,「剛開始很多人都覺得這些年輕人很胡鬧,做白工,慶典儀式買現成豬肉來用就好,自己殺多麻煩,一直跑來問這麼多問題,很多的耳語點滴在心裏,但是我們一家人都支持 Fusay,讓她有一個後盾,部落的年輕人都很努力不放棄目標,現在的他們顯得很有成就感。」

林金成表示與太太持續為部落付出,有任何對部落好的資訊,都願意積極去爭取,這幾年發覺部落的年輕人很團結地,將愛部落的心轉化為共識凝聚。「雖然現在還是需要公部門的補助計畫等支持來支應日常開支,但也驅使這個文化事業努力完成更多任務,以提升部落經濟收入為目標,並藉由計畫引導外界專業進來協助,將地方特色延伸入產業當中,強化部落形象、增加能見度,建立讓回流之青壯年,有長期發揮的空間及舞台。」未來期許比西里岸不只有幾米的畫作、木作的羊群們,還有著由部落成員組成的「paw paw 鼓樂團」,繼續展現出他們鮮活的生命力。

產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