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特美食|產地到餐桌,共享原鄉原味的美好
#餐桌上的美味

與高山茶談一場戀愛

連絡電話:
0932-950-925
連絡信箱:
相關網站:

介紹

與高山茶談一場戀愛

來自南投仁愛鄉的賽德克族,年輕美麗的姑姆‧ 鄔民,氣定神閒的泡茶、奉茶,一點都看不出來她是茶事新手。從小與茶培養出深厚感情,她甜甜地說 :「我是吃茶的養分長大的,對茶的情感,如對家人的愛一般濃烈。」

原鄉茶園的 25 歲茶山姑娘姑姆 ‧鄔民,畢業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原本畢業後準備報考公職,那時看到父親白天在林務局上班,平日得兼顧茶園務農十分辛苦,憂心父母奮鬥 20 多年建立的「山林茶園原鄉原味」品牌,面臨到人力斷層的虞慮,為傳承經營與永續發展,她毅然選擇接棒,跟著父母親留在山上學以致用,繼續將金字口碑的「原鄉原味」品牌發揚光大。她指出,「維護原鄉原味好茶的品牌,對我而言是挑戰、也是使命,更是山林茶園永遠的堅持。」返鄉接棒那年,響應農委會號召青農返鄉政策,姑姆.鄔民也就成為該鄉「春陽部落」第一位原住民族少女返鄉創業成功的典範。

她提到自己是一個很黏山的孩子,就算是離家外出求學,也不曾超過 1個月不回家。她知道父親很需要一個幫手,尤其是茶忙期間,一早到晚幾乎沒在睡覺,而不像別的茶園都是家族一起動員,最孤單就屬他們一家。「所以我就這樣一步步被爸媽設計回來接棒,經過兩年的洗禮我發現我愈來愈愛這份工作了。」

父母的愛迫使自己不得不加把勁

當時還沒畢業就直接投入製茶工作,在農會擔任推廣的媽媽給了她很多資源,介紹許多茶農可以去請益與學習,一步一步幫著鋪路。姑姆說,回來這 2 年期間,爸媽說當作是讀研究所,每天跟著大地一起上課,實務跟理論一起來。父親幫助她投入務茶管理及教導經營,在農會上班的母親則全力親情相挺,幫她打點好各界的資源,讓茶園新手能夠穩健成長。姑姆的媽媽常常對大家感性喊話,懇請大家給敢於追求夢想的姑姆一個鼓勵,給原住民族青年茶農們一個機會。

如果不親自去耕耘,就不知家鄉土地的珍貴;沒有實際手作製茶體驗,無法瞭解高山茶的芳香美妙。

姑姆指出,山上農民老化及部落少子化是一個嚴重問題,茶的產業嚴重斷層。她回憶說,20 年前在部落裡很多族人的茶園都跟天仁茗茶來簽約契作,當時大概有近 100 家的茶園產業生氣蓬勃,約 10 年前天仁茗茶企業產業轉型結束合約,將重心轉移大陸與國外市場,部落族人只懂得生產製茶,並不懂茶園管理及銷售,紛紛轉而種植高冷蔬菜,目前還堅持種茶的茶園不超過 10 家。

因為爸爸對於茶業秉持不放棄的精神,自己學的是農業企管,返鄉當做實習與成長,既可吸取長輩傳統的寶貴經驗,搭配自己所學理論及加上個人創新的體驗,為自家品牌注入新的生命。

喝茶很美 茶事一點都不簡單

茶事是很精重的工作,而製茶每一環節更不能絲毫閃失,春陽部落第一位女茶師 - 姑姆 鄔民,放下頭銜身段投入,將經驗歸零重新充實茶事本務職能,無畏茶事的艱辛,虛心學習。新手茶農的她,必須陽光烈日下管理茶園、還得挑燈夜戰的茶葉烘焙,都是耐力體力的粗活考驗,「但只要不退縮,習慣成自然,相信會漸入佳境。」不服輸的她,男茶師能學、能做的,她樣樣跟著做,不願意放棄。

 她除了隨著父母上山管理海拔1600 公尺清境一帶的自有茶園外,也在當地茶廠見習,在 82 歲製茶老師傅黃啟璋傳統創新的嚴格調教帶領下,學習製作高山茶葉。姑姆表示,從老師傅身上學到很多,如果沒有透徹了解茶葉本身的來源及特性,也就無法發揮茶本身的芳香甘甜。老師傅告訴她,製茶並沒有標準公式,全憑經驗衡,累積和自我的創意思考,有心肯做才能夠堅持下去,做茶一定要用心,才能彰顯出高山獨有的特色味

茶香的美無法形容  

堅持才會珍惜茶香美好

「如果不親自去耕耘,就不知家鄉土地的珍貴;沒有實際手作製茶體驗,無法瞭解高山茶的芳香美妙。維護安全高品質的「原鄉原味」好茶的品牌,這對我而言是挑戰、也是使命,更是山林茶園永遠的堅持。」姑姆.鄔民表示,雲霧繚繞的南投高山土地,不但自然景觀悠美,優質土壤及四季如春的氣候,也孕育最優質的高山茶等農特產品,只要投入打拼,一定很有成就感。

 姑姆的爸爸鄔民 阿娃伊在此種茶 20 多年,從慣行到安全無毒(ND農藥零檢出),一路下來堅持品質,還沒開賣即預購一空。9 年前在中興大學植病系教授蔡東纂輔導下開始採用安全高品質的栽種方式,摒棄化肥,使用豆漿和益生菌灌溉,幾年下來收穫有成,整體茶葉品質更好、產量也增加。姑姆爸爸說,為所有愛茶人的健康把關,是茶農的責任。山林茶園面積約有 1 甲半,為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就算砍草再累,成本再高,就是不使用殺草劑,「茶是我們天天拿來泡的,堅持喝茶食安列第一,不需要為了省一點點錢,就將農藥喝下肚壞了健康。」笑談之間,感受到他硬爽的個性,而海派無標準的生意方式,也讓姑姆常常傷透腦筋。爸爸則是說,以前做茶是副業加減做來交朋友的,所以給客人較大的彈性空間,拿捏靠著經驗交情來評斷,客人喝到好茶後一次下訂的肯定,給做農的我們帶來很大的成就感,他們買到的是專業,我們為自己的專業感到驕傲。

目前在輔導精實創業中,以烘焙加工為主要計畫重點,主要烘焙茶品以蜜香紅茶為主,烘焙的茶比較好存放,喉韻比較甘醇,發現外國人的接受度很高,未來發展國際市場也會是一個很好的品項。有這個計畫資金挹注讓產品升級,設備做好,進度一次躍進,不管是加工廠或是包裝都要做好,不會辜負大家對於自己的期望。

親力親為 說一口茶不如倒杯好茶

2016 年姑姆當選百大青農新秀,團隊士氣大振,彼此辛勤耕作灌溉,終有所獲,屢屢參加各項競賽得到好成績,內行的茶客還讚譽有加:「原鄉原味」是一支好棒的茶品,是一支有放進感情栽培管理與製作的好茶!

談到製茶,姑姆說工作跟學習是兩件事,偷學了師傅很多,製茶的過程就像跟茶談戀愛一般,必須三不五時噓寒問暖,要常去探望觀察了解,並在對的時間去翻茶,濕度控制跟翻茶時機如果不對,茶就會走味了,姑姆剛學茶時聽到師傅對茶說 :「氣消了嗎 ?」那種握在手掌心的情感至今仍難以忘記。

由於姑姆的加入經營,讓原鄉原味老品牌年輕亮麗起來。以前客人的購買習慣多以散裝或傳統包裝為主,品牌印象能持續穩定,現在另開發蜜香烏龍茶系列,包裝較年輕化,並以小包裝伴手禮方式銷售。姑姆說,有一位台大學生曾在展場喝過她泡的茶,因為林務研究到了春陽部落,前一天錯過拜訪時間,隔天早上 7 點前才能買茶,而她也就在清晨六點多為客人沏上一壺熱茶。

經過 2 年多的第一線銷售經驗,她漸漸地不再害怕人群,尤其是問題很多的客人。「能多問的客人,表示她們很願意了解我們的產品,從談話之間了 解對方需求, 相信帶著誠意多喝幾杯好茶後, 都能夠 有好的生意。」,姑姆也感謝父親在第一線的協助,帶著她拓展人脈關係,教導與客戶如何維持長期的合作關係,以誠實、信用為生意不二法門,雖然有些原則不能妥協,但客人了解吃過苦的辛勞,才會珍惜物品。姑姆爸爸也驕傲表示,女兒從客人溝通、製茶加工、茶園管理,帶著作品參加比賽,第一年到第二年的得獎成績亮眼,被看到的機會更多,現在可以獨當一面勇敢談出好價錢,站在姑姆的背後,看到她的成長,慶幸自己做了對的決定,感覺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