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最美的穀物 因為有你而美麗
三年前回到部落的周庭芳,秉持著回歸自然農法,不撒農藥與化肥,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種出原鄉三寶紅藜、小米、樹豆,出產來自台東當地種植的原住民族農作物,研發多項原住民族農作物衍生的商品,希望能成為南迴區農作第一品牌。
超級紅藜成為部落努力的新方向
「感覺一切就像安排好了,很多事情來的很自然。」回鄉做農的周庭芳與周思源夫妻是因為媽媽年紀大了,不忍媽媽辛苦務農,決定返鄉幫忙種田。
南迴沿線地區因為氣候適宜、土壤偏乾非常適合紅藜生長,近幾年紅藜被譽為超級穀物,成為熱門的營養食品。紅藜對於原住民族來說,是一種日常作物,理所當然地存在生活當中。「小米是早期主要作物,紅藜與小米常種在一起,為的是要驅鳥。紅藜殼內含皂素,小鳥吃了會拉肚子,所 以 與 小 米 一 起 種, 就 可 以 避免 鳥害。」周庭芳表示,隨著農村人口老化,老人家種植都以自給自足為主,而紅藜收成後需脫殼、過篩挑選過程繁複,美麗的紅藜田逐漸荒廢。而夫妻倆覺得很可惜,「眼前就浮現出一串串紅的、黃的、粉紅的結穗,像是夢境般魔幻的場景,我決定要將美麗的紅藜種回來,而原穀傳說品牌也在這樣的想法下誕生,專門出產台東當地種植的原住民族農作物。」
周庭芳與先生回到部落,利用祖先智慧回歸自然農法,不撒農藥與化肥,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種。心想以前就是這樣種的,為什麼現在不行,也同時將這樣的理念推廣給村落裡的老人家。每到種植或收成時的農忙時節,大家也慢慢形成了一種「換工」的互助模式部落農民就這樣我幫你、你幫我的情況下,凝聚眾人的力量與滿滿的人情味。
積極的拓展銷售 給部落老人家一個安心保障
以往老人家專注種田不懂得行銷,沒有管道來賣產品,周庭芳與先生周思源開始透過以前工作飯店的關係人脈,和幾個返鄉的年輕人,勤跑市集與寄售店家。「南迴的路上遊覽車都會停靠釋迦專賣店或是農特產伴手禮休息站,我都毛遂自薦地拜訪,將自產的產品上架,在熱門季節都有不錯的銷售成績。此外,也結合台灣三大農產銷售網路平台,多管道推廣台東在地的農作,只要能夠鋪貨上架的點我都不會放過。」周思源表示,這是對於部落老人家的承諾,讓大家的收入能更穩定,讓他們能專心耕種,不用擔心銷售的問題。
自己可以決定的,近期紅藜品質良莠不齊,農作供需上失去平衡,部落老人家還是希望他能夠收購幫忙代銷,家裡常常就會堆放著很多產品。「這一年紅藜大肆種植栽種,市場一窩蜂的紅藜湧出,這個狀況是我始料未及,過篩程序不是每個老人家都會徹底去做,品質上很難去掌控,我又開始動腦筋,想說如何轉換讓產品銷出去。」
周庭芳與先生重新思考未來方向。「我剛開始只單純想賣出自己的農作物,但單一榖類商品一直無法有好的買氣,比較難推動,是該要有一些改變作為,後來與台東農改場合作研發原民四寶珍穀粉養生飲,開始對於加工食品有了信心。」周庭芳表示,養生飲的成分除了紅藜、小米之外,加入了樹豆及南瓜,其中南瓜提供了香甜的氣味,而樹豆是阿美族的精力湯,是讓腸胃動起來的放屁豆。
原榖營養價值高 健康養身新取向
周庭芳對加工食品有了概念後,在產品的研發更是積極的去拓展。他發現台灣老年人越來越多、新生兒越來越少,加上國人生活品質要求下,活到老也要健康到老的意識逐漸抬頭,熱門的保健食品開始從預防醫學的觀點切入。紅藜、小米都是當今熱門的作物,怎樣可以讓這兩種作物健康地一起發揮。他表示台東的紅藜是臺原生種作物,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8 種人體必需胺基酸、高鈣、高鐵等 ;小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鐵和碳水化合物,若以同等重量來看,鐵、維生素等營養都比白米高,甚至含有五穀雜糧中少見的胡蘿蔔素,而且不含麩質、不易刺激腸道,是很溫和的纖維質。「研究指出小米中的小米蛋白是一種低過敏性蛋白,安全性較高,非常適合六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及老年人食用。基於這個關鍵點,我們開發出可即食的健康食品 : 三色營養粥。」
原榖食材就應該只提供純淨原味,無添加的天然營養品才我們的最大賣點。
他們自行研發配方及比例,交由信任的工廠生產,三色營養粥是殺菌袋包裝,可隔水加熱或微波處理之後即可食用的粥品。內容物有白米、小米、紅藜三樣,產品呈現白色、黃色、紅色,視覺上具豐富的吸引力,營養價值更是市面上相同產品的第一名。「剛開始想說是不是要加一點調味增加口感,或是出不一樣的口味來變化,後來想想因為是原榖食材就應該只提供純淨原味,無添加的天然營養品才我們的最大賣點。」目前此產品剛研發出來,未來即將在市面上販售。「一開始會向台東 18 家長照中心及台東 6家醫院去做推廣銷售,粥品當中小米有六成以上,高膳食纖維,針對腸胃不好老人家或剛開完刀的病患十分適合。」
農作物不再呆板無趣
生技研發讓穀物脫胎換骨
「農產品從一級原料升級到第二級 加 工, 這 樣 的 進步讓我們很有信心。」能夠跳脫原物料的產品,讓周庭芳不用太擔心農產囤貨問題。在這次輔導精實創業中,主要添購加工用的研磨機、烘發機等,就可以幫他們
很大的忙。第一時間可以將賣相不佳的農產品變形,其中營養價值也不會因此減少。工廠現場直接製作成粉狀,再交給食品公司來變成產品。「在市場上只要有紅藜加持食品都很熱賣。我們常吃到的紅藜麵包、紅藜麵條、紅藜餅乾等,都是很棒的產品,市場上的反應度都十分好。」周庭芳轉換角度,跟著市場趨勢去做一些改變,穩穩做就可以做出成績。
「現階段跟一家生技公司合作,用他們的紅藜殼拿來萃取,製作成女性清潔用品,近期也會在市面上市。」有了紅藜跟小米的好成績,黑色樹豆的品種成為周庭芳下一個亮點產品。周庭芳很有信心,也鼓勵幾個農戶種黑色的樹豆,目前已洽談一家生技公司,研發從樹豆中萃取出健康食品。原民的精力好物樹豆也可以研磨成粉,跟咖啡做結合,開發出新的樹豆咖啡冲飲品。「樹豆咖啡的發想剛開始是農改場的發想,目前有一位教授已研發此沖泡飲品,試喝過口感上很溫潤卻十分有趣,入口時是咖啡味,過一下子就有樹豆香氣衝到鼻子裡,若沒有吃過樹豆的人可能無法知道這奇妙的感覺,可能會覺得是一個咖啡新品種。」
因為本次計畫的投入,他們大膽的使用在生產技術研發及相關檢驗費用,希望將產品升級到健康食品第一類;再來是針對糯小米品種,專攻兩種產品集中去種植,用故事來包裝開發給孕婦跟小孩來食用,在養身健康食品市場上創造新的價值。「初期將產品提供給聖母醫院先來試試,在醫院的評鑑背書後,也能做出好口碑,之後通路較可順利向坐月子中心、月子餐或托嬰中心去推廣。
周庭芳感激地表示在輔導精實創業執行期間,委員給了公司許多建議跟方法,從商品定位、通路狀況、包裝設計、產品價格等,讓周庭芳在這半年中,得到許多貴人協助,也更穩定公司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