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芒好的一切 家鄉綠色奇蹟
還沒看到人就會聽到樂觀的笑聲,新一代青農芒好陳學賢,在部落做社區營造或培力計畫的朋友應該不陌生。風趣幽默的他,從事社工工作轉換到部
落工作 10 幾年期間,對於如何將在地文化轉化為有力的價值,實戰經驗很足夠。如今他回到水門老家,將爸爸的寶貝土芒果園換膚改造,期待芒好的實力發展。
當一個真正的部落回鄉青年
66 年次的陳學賢原本是一位社工,在屏東潮州地區做都會區相關助學方案。有次,主管引薦協助 88 風災莫拉克專案,分配到禮納里輔助部落社區產業,學賢老家在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是個排灣族,卻一直窩在禮
納里跟魯凱族工作「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工作,跟著一群有理想的團隊凝
聚社區的力量, 從2歲到99歲都是我的服務範圍,每年都要提案,還要做升級新方案。每當驗收報告或提新案時壓力就會很大,但是卻很有成就感。」做產業的團隊都知道,計畫不是一年就可以達成,我一待禮納里就是六年,離開團隊時,部落的媽媽都說他要離家出走去哪裡?他笑笑地跟她們說,我要回自己的家,改天再來看她。學賢跟禮納里部落的族人感情如同家人一樣,感情可見一般。
土芒果園其實壓力頗大,對於果園管理一點都不懂的他,將自己歸零重新學習。然而,有 10 年社區工作經驗的他,又覺得擁有一片土芒果園好酷。「家裡種植的是土芒果,在這地區算是另類的產物,附近都是改良式芒果。想想自己也 41 歲了,如果改種別種的芒果好像也拚不了其他人,決定用土芒果直球對決拚一下,可能還會有一片天空。」他笑笑地說,以前都是扶持部落回鄉青年認識部落,這一回自己當了回鄉青年,腦中浮出”芒好”的美麗願景。
回鄉果真很芒 沒事就要找事做
回鄉最大的原因是因為父親在 2年前過世。父母倆相親相愛快 50 年,母親頓時失去依靠,社工出身的他能夠明白,這時候母親最需要陪伴及時間的癒療。所以他決定回家帶著小孩一起,讓母親能有個依靠重新適應新
生活。身為長子的他會盡到責任,允諾父親照顧媽媽,接手他付出半輩子養家活口的一甲土芒果園地。
每年的 2 月到 6 月是土芒果的採收期間,大約三年前他就常回來幫忙採收,那時只是幫忙採收,但真的實際下去做,他才發現農事的工作量十分驚人。有父親在時都是跟母親一起採收及勞動,非不得已幾乎不對外請工人。「我自己推算過,每年盤商大致上收熟果大概會在 100 萬上下,扣除掉成本用料及管銷,大致上有 3 到4 成左右的淨利,這樣好像不夠養活我的家庭。既然回來了應該可以做些甚麼事,讓土芒果園產值能夠提高。」
學賢就想趁回去之前,跟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的陳育民老師、同學以及身邊的好朋友們聊到芒果的未來,聽聽大家意見想法,討論的很熱烈,激盪出很多可能性,增加了不少信心。這重責大任就交給他自己,讓母親能夠放心地做她的早餐店生意。創業初期只有一個他,所以按照可行的工作量去規劃新產品的項目。學賢開始做市場調查,到市面上找「芒果麵包」,果真還是有找到,但對方只是把芒果粒當餡料包在裡面,吃起來了無新意沒有特色。後來跟一個茂林的青年得恩谷主人大頭討論,提議拿土芒果當酵母來開發新品種芒好包,經過幾次的測試後成果令人十分滿意。「果真很可以喔!打開歐式麵包撥開來滿滿都是土芒果青澀的香氣,是我們記憶中對土芒果的味道,這款麵包對以前鄉下小孩來說,絕對會產生共鳴,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後來大頭試做一批到市集賣,居然賣得動,顧客詢問度也高,芒好吃就這樣殺出新的一條路,讓他內心激動不已。也因為這樣的合作機會,學賢才有信心將資料彙整來參加原住民族委員會的輔導精實創業計畫。憑著他豐富的企畫能力及簡報技巧,如願成為輔導精實創業計畫的得主之一。
跟著計畫一步一步執行
學賢將社區營造及培力計畫的本事套用在計畫上,很快的規劃出產品的雛型。看準自家的農地就在大馬路旁,附近常有遊覽車來此暫作休息,應該有契機來跟遊覽車業者合作,向遊客推銷自家芒果製品。現在剛好碰上農閒期,透過芒好的品牌故事及相關議題,貼文在粉絲專頁跟他的個人網站上,累積一些客群追蹤者,借此機會去參加各地市集展售,吸取前輩經驗並認識相關領域的朋友。
除了輔導精實創業計畫的執行外,他已經計畫好明後年要整頓果園,並重新學習果園管理。學賢已經盤點好開發一些區域,可以讓民眾做休閒體驗、打卡拍照,活絡一下土芒果園,也順道帶動芒好品牌的知名度。
將全部迷人土芒果的香氣與滋味傳遞到你口中,滿足您挑惕的味蕾。
他一旦啟動腦中怪獸,就天馬行空的開始亂想,這樣好、那樣可以,現在很熱門等等的想像。目前公司人手不足,只能一邊走一邊修正,自也決定去考丙級烘焙證照,為未來做好準備,走順了總會有個成果出來。「當入選輔導精實創業計畫時我非常高興的跟媽媽分享,她卻誤會這計畫的內容,足足和我生了一星期的氣不跟我說話,怪我還沒賺錢就去申請貸款,憂心我以後要怎麼還錢。」後來有解開媽媽心中疑慮,她才放下心來,趁此母子倆開始認真商量土芒果園的規劃,學賢表示要製作芒果乾、芒果青跟烘焙麵包來販售,填補 7-12 月農閒時期的收入,另外將 1/3 的芒果產量來做生產,保守的母親起初怕太冒險行事,經過溝通後也放手讓兒子試試看,應該要接棒給年輕人來經營了。
萬事皆備 就等土芒果來發一下
這次的輔導精實創業計畫預算主要是購買一些器具來協助製作加工品,如:削皮機器、乾燥機、真空包裝機等等,其他大致使用在包裝設計跟產品研發上,「感謝委員們的輔導建議及方向,讓我能重新盤點並更新營運的定位及方向。」關於製作土芒果乾的工作,就請教母親及烘焙的朋友,打算以傳統的方式來試試水溫,若量推得動,就會再來研發其他不同口味讓大家有新的選擇。芒果青製作及保存上比較簡單,目前也找一些餐廳來合作,生芒果一出就可以來製作保存在體驗互動方面,學賢也動腦筋在土芒果樹的小樹枝上,若未來開發體驗行程,可以製作土芒果樹鉛筆或是土芒果籽加工為用品,使消費者可以更了解台灣土芒果的故事。
最後談到期許,學賢不改搞笑風格說,「我兒子已經要我給他公司副董事長職位,女兒則要經理角色,鼓勵了當爸爸的我一定要努力做好這番事業,好讓他們在成年後可以如願承接家業。這個計畫感謝很多人的協助,因為有夥伴們一起討論,才不會燜著燒,走不出死胡同。」近期很多單位邀請他去分享 10 年社區營造的歷程,他期許自己下一個 10 年可以上台講芒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