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特美食|產地到餐桌,共享原鄉原味的美好
#餐桌上的美味

少妮媱烘焙食品有限公司

連絡電話:
0988-896-059

介紹

走上斜坡跟著指引牌走,來到了南迴線上最熱門的「少妮媱」手工烘焙坊,遠遠就可以聽到少妮媱爽朗的笑聲。遊客一邊吃西點,一邊悠閒飽覽臺東山野景致。自稱部落最老的返鄉青年,喜愛麵包與甜食的她將紅藜、洛神、小米、樹豆、咖啡、刺蔥等在地食材加入烘焙,製作屬於臺東風味的餐點,努力深耕最美麗的故事。

   

少妮媱過去一直跟著父母在臺北生活,是名副其實的都市原住民,雖然從小就在都市裡長大,但只要放假她就會被送回臺東,跟著阿嬤在山上生活,種小米、芋頭、樹豆,學做吉拿富(cinavu),她邊玩邊學,直到日後這些山林裡的生活記憶,都一樣樣深烙在她的腦海,並成為滋養她成長的重要養分。後來因為不捨臺東老家因長久無人居住而毀壞,於102年決心回到自己的部落,回鄉跟著部落青年一起學習成長。

64年次的她回到部落,成為年紀最老的返鄉青年,在部落學習的四年期間,加入部落的社區營造、青年會,一起打造壢坵的小米學堂、部落旅遊及產業發展等各項計畫,一步一步將以前不知道的部落生活大小事全部記起來。跟著營造計畫走,盤點出在地文化特性及挖掘在地特色發展資源,所以在計畫培訓課程接觸到餐飲工作,協助製作在地風味餐及特殊小點心。將金崙溪流域生活圈中許多很棒的在地農產物,如小米、紅藜、洛神花、月桃葉、樹豆、芋頭、地瓜、檸檬、咖啡等作物,推廣給大家。至於為何會走上烘焙這條路,少妮媱回應純粹自己愛吃、又很挑吃,考取烘焙的證照之後,先從簡單入門的餅乾下手,嘗試製作在地特色的雜糧餅乾,意外地受到大家喜愛。

接著做出一點成績後,便萌生創業夢,想在家鄉部落開一間結合部落農產品的手工烘焙坊,這個夢想的實踐可為部落農、產業方面增加就業機會與經濟效益。少妮媱笑說自己是行動派,學成沒多久就在家人親友的支持與鼓勵下,很快地於106年02月11日「少妮媱手工烘焙坊」開幕了。一股衝勁積極地辦理開業事宜,為此她投資了不少錢,除了自我進修上課外,她還購買了大量的烘焙用具。「一家烘焙坊要花好多錢,烤箱器具、模具都省不下來,我一開始心很大,要做到一個樣子,但現實很殘酷無情,還好技術在我身上跑不掉,不怕不怕」話說完,她又忍不住哈哈大笑,我們都知道烘焙坊只是開始,還有更多她對部落未來的希望。

黑得發亮的皮膚,又圓又大的雙眼,嬌小的身軀肩負起家族的重任。長嗣繼承的制度,讓排灣族的孩子只要是第一個出生,就被賦予重責大任。從小她就要學習農作、祭祀、家族管理,乃至於參與公眾事務,如人際關係的維繫、部落集會等。「而我就是長女。」淡淡的一句話,說明了少妮媱一直以來秉持的人生態度。

少妮媱嘴上說得平淡,在烘焙這條路上她可真的下了許多功夫,除了不斷嘗試研發新口味接受新挑戰之外,一有機會就排出時間去上課,遇到問題就自修學習,找烘焙前輩老師問個究竟,「腦子裡沒有太多的等一下,過了就會淡忘,忘了就會找不出當時的ideas,錯失學習機會」,她表示自己是慢熱的人,唯有自己不斷的進步,才能帶動大家往前進。回到想要成立手工烘焙坊,除了是因為喜歡烘焙外,也希望可以藉由烘焙坊的產品,將在地的農產如:紅藜、小米、樹豆與洛神等變成旅客更容易親近的產品,來協助推廣部落農特產。因此,目前烘焙坊中除了有各式融入在地物產的甜點、麵包與飲品外,同時也提供部落農特產代訂服務。少妮媱回顧這幾年期間,看著沒人整理的老家慢慢被整理起來,成為部落夢想的起點站而感到欣慰,也因為甜點的知名度讓旅客慕名來到壢坵,人們進到部落開始多次的消費,引領許多青年願意留在部落工作,像金崙溪一樣依附著部落,我們將關心灌溉注入這片土地。

   

成立烘焙坊四年有成,儼然成為南迴旅遊必經站,成為烘焙甜點第一招牌。甚至成為原民會輔導精實創業計畫的優勝團隊之一,少妮媱表示創業之初走的迷迷糊糊,被大家肯定可能是幸運,四年來只知道要很努力做,但總找不出方法讓品牌更加茁壯,經過輔導精實創業計畫的培訓課程洗禮,讓她重新認識創業這件事,重新調整營業模式,用更精準的方式經營客人,產品品質控制好,產品品項有系統的建置,讓客人不斷地來消費而不是一次吃完就離開。她開懷笑說「我終於可以從都是甜點的腦袋裝一點老闆的味道了」,她明白自己一個人做不來這麼多事,如今有一個大團隊協助她釐清未來的經營模式,將多年苦無進展的計畫,規劃出新的里程碑。一路走來點滴在心裏,夜裡常常一個人還在熬著醬,一邊督促她的媽媽記得要處理好刺蔥,一邊念著要她早點睡覺,年紀越長讓自己不要這麼累,家人的全力支持是少妮媱最大的安慰後盾。

少妮媱把紅藜、洛神、小米、樹豆、咖啡、刺蔥等,各種在地食材的運用發揮淋漓盡致。傳統食物放進甜點裡,做出來的餐點,保有排灣族的純淨,「這個作物是我們這裡才有的,當然就一定要用它們的呀。」即使有些食材是在西點烘焙中,是從來沒有人想過、嘗試過,少妮媱笑著說,就先試試看,不行,再試,總有方法的。傳統食物在她手裡千變萬化,從烤箱裡竄出更是出神入化,入口融化人心。好比芋頭醬,夾在自製的刺蔥佛卡夏麵包裡,放入煙燻豬肉與幾片生菜,就成了排灣族風味的潛艇堡,用月桃葉及其編織的繫繩,提著出去野餐也不違和;或者,嘗試另一種吃法,用帶點甜的樹豆檸檬麵包,疊上煙燻豬肉再抹一匙芋頭醬,嚐嚐部落鵝肝醬的甜鹹滋味,肯定難以忘懷。

吃少妮媱的甜點可不只如此,而是對於食材的珍惜及尊重。腦中都是配方的她,用釀造小米酒的酒糟,放進布朗尼裡,微微酒香與巧克力怎麼搭都是絕配,無論是洛神花、紫地瓜、檸檬,都以不同的姿態出現在甜點裡,連咖啡粉都能作為檸檬塔上的香氛嘉賓,箇中滋味不是用說的就能意會。

   

少妮媱大剌剌的外表下,有著近乎龜毛不肯妥協的一面。曾經她載著滿箱打包好的檸檬塔赴臺東鐵道村擺攤,沒想到一到市集打開來看,顛簸的路面讓檸檬塔表面有些散亂。當下,她沒有過多的猶豫,即使對於創業維艱的她,兩百個檸檬塔是一筆不小的成本負擔,她還是決定再打包帶回。「不要看我這樣,我會因為做不好自己對自己生氣,如果自己都不能通過標準,怎麼可以笑笑賣給別人呢?」

被問到之後還有甚麼要挑戰的,她淺淺笑著回答「酵母」,「做麵包不難,重點是要用對酵母,我一定要用自己親手發酵的酵母來試試。一次次的製作累積紀錄,才能夠完美的呈現麵包該有的樣貌。」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讓更多的年輕人回來,大家各司其職,為這一片美麗土地盡一分力量。少妮媱感性地說,「少妮媱手工烘焙坊只是一個開始,大家喜歡她的甜點和麵包,我十分欣喜,可是更重要的是,能因此帶動部落行銷,讓部落的未來會更好,讓部落的生命活絡起來才是我想看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