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豪毅來說,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去做傳統家屋?」但對他來說,最應該被問的應該是「如何去做傳統家屋」,臺灣原住民族經歷過時代的更迭,文化快速的流逝,本應該是理所當然的文化保存或是生活模式變成是一種選擇,所以才會去問為什麼要做,而不是怎麼去做,豪毅有感於這樣的變遷,就是他要做這件事情的原因之一。
有著臺東大學美術教育系和北藝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藝術評論組學歷的豪毅,其實有著非常完整的藝術領域專業知識培養,他早期與自身專業結合的工作就是在做策展相關的工作,包括為藝術展覽撰寫評論,他也曾在雜誌社擔任彩編,在藝術領域的薰陶下,甚至在北投創立過作為藝術展演空間的「乒乓藝術工作室」,其工作室業務還包括了國外藝術家駐村,但因為公費生的身份,他於100年回到臺東在國小任教,不過蠟燭兩頭燒的結果,只得將位於臺北的工作室關閉,全心投入在臺東的教師生涯。
六年的教師生涯,豪毅也不吝於將自己在藝術領域的專業知識投入在教學場域,因為他認為主流教育的傳統學科無法完全契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原住民的學童們,便跟著豪毅開發了許多跨領域的教學方式,其中包括策劃展覽或是傳統技藝的學習,對於文化保存不遺餘力。除了給予學生的教育內容,豪毅對於自己所在意的範疇也都費盡心力,他在藤編工藝上的追求以及向耆老討教更多傳統文化的內容,莫不是親力親為的進行,這也體現在他近期的策展方向之中,強調真正的「人」,必須先要懂得在生活環境中「蹲、站、坐、臥」,這些身體力行的動作足以展現出文化的各種層面。
然而作為卑南族以及阿美族的混血族人,豪毅並不介意自己多重族群的身分,反而因著這樣的身分去反思何謂當代的原住民族,而在108 年的時候,他在因緣際會下,在成功鎮有個機會能夠開始他對於阿美族傳統家屋的追求,便毅然決然地投身其中,這段期間他不斷地進行學習,在人文工藝的記憶能力上不斷加強加深,再加上對於文書工作的不適應,這些自己動手做的實作更加適合他具有「身體感」的生活。
與大多原住民族的青年經驗相似,本來是在部落長大的豪毅,因為讀書需要而離開,然而再次回到部落的時候,卻發現很多文化消逝的速度快得離奇,再加上基督教對部落的影響,有些較為敏感的文化內容都被禁止,只留下一些較為「無害」的東西,在這樣的縫隙中,豪毅選擇傳統建築工法,而說到對於傳統工藝的啟蒙,是從黃藤編織的接觸開始,這樣的材料其實除了器具編織以外,還具有固定物的功能,包括許多建物為求穩固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當他對於藤的運用越趨熟練,傳統家屋建造的想法也萌芽於他心中。
幸運的是,在豪毅追求阿美族傳統家屋建造時,也找到了相關資源得以學習,不過他藝術圈的許多朋友原先都以為他蓋阿美族傳統家屋僅是一項藝術行動,但對於他來說,對於文化的追求不僅僅只是藝術,而是物質文化被建立起來之後,包括「藝術」在內的一切都被體現在其中了,再加上他就是單純地想要學會這樣的文化。不過「傳統家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會以看奇觀的方式去對待,這其中就有朋友建議他要不要以此來獲利,但對於他來說,他可以讓家屋讓大家理解其中深層的文化內涵,而不是走馬看花式的觀光,因此他大多都是進行教育性質較高的遊程體驗。
「透過深度教育搭配能夠獲利的商業模式,照顧山林的土地,並且能以這些自然資源作成商品」這是豪毅在此次創業的核心價值,他也知道他能獲利的方式常與他的想法有所牴觸,但是他也願意至少在教育這一塊能影響一點是一點,畢竟他認為再過個十幾二十年,就是下一代的世界了,然而沒有人去保存文化的話,文化中斷了就再也沒有了,對他來說非常可惜。所以豪毅非常欣喜地說,這次輔導精實創業計畫入選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他沒有想到,在脫離長年待在藝術圈的思考方式之後,這次計畫的輔導團隊讓他包括成本計算、利潤率和人力資源上的想法都受益良多,也知道在作為「創業公司」的角度上,有些自己的想法其實很不夠成熟,所以這樣的當頭棒喝也讓他得以去思考更多不同的方向。
在硬體部分,有這次計畫的百萬資金挹注,讓團隊不至於入不敷出,在工作空間的改建上也大有改善,他也相當感謝輔導團隊給予的任何建議和思考方向。因此在未來的計畫中,除了繼續多了解商業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外,他打算透過線上手工藝課程的影片來增加自己的營收,另外有感於傳統手工業的市場真的有限,而且自己現在在做的人力資源花費較高,但國外卻有相當程度的傳統手工藝的市場,因此可能會改變策略,將手工藝作品積極朝國際方向走,而國內的營收模式則偏向教育遊程的方式。豪毅不斷強調以傳統家屋做為商業模式,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將這樣的文化結晶做成更精緻的內容,而不是浮濫地變成一般觀光客純拍照打卡的地方,卻無法深刻理解到阿美族的文化內涵。他已經看多了以傳統文化做為號召結果卻相當難看的案例,可以感受得到他在吐出這一字一句裡的堅定和精神。
對於創業的建議,他謙虛地說自己也還正在路上,無法給予什麼有用的建議,但他在目前路上會遇到的困擾就是必須對於成本利潤,清楚計算後再跨出第一步,就可以避開許多錯路,而且藉由成為「創業者」的視野去看待其他事物,會給你截然不同的視野,然而在轉變心態過程所會有的衝突必須想盡辦法調整,至少對豪毅來說,在自己的原則和商業選擇的路上,雖不平坦但仍然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