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故事
2020.04.03

大自然就是我們的食材,到慢午廚房享受慵懶的溫度

無心插柳 成就Mal-u慢午

「當時跟幾個朋友一同策畫,想找部落的一間舊房子改裝成青年聚會所,還可以附加一些住宿的功能,後來朋友們因為還有其他事業要進行,所以我就一個人接下這個屋子。」慢午廚房的老闆松芳古娓娓道來成立的原由。

 第二年老闆想要營造一個舒適的空間,想讓來客可以慢慢睡過中午、 慢慢吃過中午,所以就臨時將餐廳取名叫做「Mal-u慢午」,後來有了太太的加入,把她之前去國外的經驗植入,松芳古開始做一些歐法的早午餐,讓客人可以品味到不一樣的東西,並且將部落的野菜放進早午餐裡頭。

所謂的野食是野外大自然所提供的食材—野菜,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沿用了「慢午」兩個字,且因為來用餐的客人可以在過程當中看得到露天的廚房,所以就加上廚房兩個字,從此「慢午廚房」這四個字開始了餐廳的營運。

慢午限定的獨享風味

Maqav山胡椒、Qaimus山肉桂、Tana食茱萸,都是松芳古在餐廳裡面常用也極具有特色的食材,雖然其他的部落和族群都有在用,但是使用方法不一樣,加入內容比例配方也不盡相同,經過改良做出屬於慢午廚房獨特的味道。

「我們試著把風味餐濃縮成一人份好不好?因為來到部落的人,哪怕是一個人,我都想要讓他們可以吃得到風味餐。」不經意的一句話讓「慢午廚房」加入了一個新的精神—「一個人的風味餐」松芳古申請原民會百萬創業金來開餐廳,因高度的自我要求及原民會的輔導提升慢午廚房的用餐品質,松芳古最在意的是這邊用餐客人的感受度、及食材的品質。

不只是餐廳

「到後來『慢午廚房』不單單只是一個餐廳而已了,它可以是會議室、可以是教室、更可以聊八卦的空間。」現在大家聽到的「慢午廚房」不再只是侷限在吃的所在,而是一個複合式的空間,透過異業合作、邀約歌手到現場分享、他們的故事,說出在地部落的情感,讓「慢午廚房」是一個獨具特色又可以沉澱心靈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