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麥文創
「我們的品牌自今年起,開始了一系列的轉型。」巫麥文化創意工作室的負責人,排灣族皮革工藝師程建喬說道: 「這裡目前是我們團隊共同經營的獨立書店,大家書房。」
社區文化交流
巫麥文化創意工作室團隊成員們承接經營的「大家書房」是一個以「獨立書店」為形式的社區據點,坐落於程建喬的家鄉-臺中市大雅區的忠義村。忠義村與一般眷村不同的是其多元族群的融合,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居民主要由外省軍民、本省人、原住民、新住民等族群組成。因此書店亦汲取在地養分,開展出不同風貌、不同模式社區工作。
巫麥文化創意工作室由於2012年成立,以製作皮革製品起家。創辦人程建喬除了是位工藝師,喜歡皮革創作同時也熱愛教學,多年擔任在職專班技藝老師。品牌名稱起源於母親的名字Wumia(巫麥),她是位排灣族語老師,教學超過15年,對於文化傳承背負著重要的使命。巫麥文化創意工作室曾於2018年及2019年,入選原民會Ayoi文創館的海外參展資格,分別跟著原民會一起參與了東京禮品展和曼谷家飾展;而從今年起,品牌發展走上轉型的原因很多,其中,海外參展的經歷也是推力之一。
轉型的契因
「日本展覽文化發展得非常成熟,攤位設計的品質非常好,而泰國則是品牌發展很成熟,且觀光市場龐大。」程建喬表示,這兩次參展的經歷,帶給他很多反思的機會。
「例如在臺灣的會展,我們很習慣先透過故事來包裝,再帶到設計;但在泰國,他的設計本身就是故事,根本不需要其他口述介紹。」程建喬也提到自己在泰國展看見最印象深刻的事:一群新銳設計師共同承租了一個攤位,展示設計風格強烈的樣品,而非實際的商品。這樣的做法跳脫販售「商品」的思維,進而專注於販售「設計理念」,儘管這樣的作法有一定的風險,需倚靠碰到特定買家,一次探購大量的訂單,才能打平事前的投資。但就如同歐美國家每年舉辦的時裝發表會,展示的亦不全是實際的商品,而是透過伸展台,傳達品牌當季的設計理念。
「要靠販售設計理念為業,先決條件是當地設計產業發展夠成熟,才有可能辦得到。這次的見聞,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並開始思考臺灣是否能夠拷貝相同的模式。」程建喬說:「相比於販售設計理念,臺灣的業者對海外參展的想法反而較接近於帶著自家商品參與一次海外市集,而非專程為了展會設計商品。」
除此之外,展後與潛在買家接洽的過程,也讓程建喬重新反思臺灣皮革產業的長期發展。「臺灣雖然在皮革設計上具備優勢,但發展高價精品的市場相對較小;另一方面,又因人力成本較高,難以量產商品,吃不下太大量的訂單。面對中國的低價競爭時,自身定位較不明確。」
基於以上種種因素,程建喬意識到自家品牌若只執著於皮件製作販售,未來發展的空間相對較狹隘。但也在此因緣際會下,順利獲得政府計畫案,返鄉開始投入在地創生。程建喬表示,自己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很幸運能以「藝術家」的身分,心無旁騖地投入皮革工藝品製作,未來一有機會,也將持續教授相關課程。但未來他希望自己能擔起更多的責任,轉換成「企業家」的身分,經營一個文創事業。
企業家使命
巫麥文化創意工作室從設立命名的時候,便是以「文化創意」推廣為核心,具備多元發展的可能性,而非局限於鑽研皮革工藝品。未來品牌的經營將趨向多元化,除了原有的商品販售與工藝課程外,亦會執行政府計畫案、投標文化產業標案、承接平面設計案件、經營書局與咖啡廳及販售自製調理包等等,甚至從今年起,程建喬也開始兼職營造業。
「對我來說,皮革是小型的勞作,營造則是大型的勞作,兩者在本質上並沒有不同。」
創作需要時間醞釀,這些多元的經歷終將成為自己邁向未來的養分。
品牌的發展,從來都不該被侷限於單一方向中;每一次的經歷與嘗試,終將帶來不同的可能性。如同巫麥文化創意工作室轉型的過程,儘管橫跨了多元產業類別,只要沒有背棄肩負文化傳承使命的初心,便能將品牌的精神,延伸至每個領域中。
聯絡資訊
程建喬
族別:排灣族
聯絡方式:04-2560-6621
品牌名稱:巫麥文化創意工作室
參與原民會計畫經歷:2018年Ayoi阿優依-東京國際禮品展、2019年Ayoi阿優依-泰國曼谷國際家飾禮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