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原住民族主要是以凱旋祭著名的鄒族,鄒族文化非常鮮明且具有深遠含意,本文將從鄒族的起源開始介紹,並一起認識鄒族3大祭典、服飾以及鄒族的禁忌有哪些,最後整理出有趣的原住民體驗活動邀你一起參與!
目錄 |
一說到阿里山,腦中是不是浮現氣勢如虹的神木群、色彩千變萬化的壯麗雲海,但你知道阿里山原住民是哪一族的主要分佈地嗎?答案是鄒族!
本文會一步步帶著你認識嘉義原住民-鄒族的全貌,從起源、祭典、特色、禁忌等都會一次告訴你!最後也會帶你一起看怎麼遊玩鄒族特色部落!準備好了嗎?快跟著我們的腳步探索鄒族的世界吧!
在正式開始前,我們先來簡單認識一下鄒族吧!鄒族總人口約6千多人,居住於玉山西南方,於現今阿里山一帶,有些學者將之稱為「北鄒」。「南鄒」則是居住在高雄縣三民鄉的「卡那布那布族」及高雄縣桃源鄉的「沙阿魯阿族」。這2族已於2014年成為法定的獨立族群,分別為「卡那卡那富族」和「拉阿魯哇族」。
你對於鄒族文化了解多少?有些人可能只知道鄒族原住民住在阿里山,不過對於他們的文化很陌生,這裡就要來帶大家深入解析鄒族!從起源、服飾、傳統祭典、建築、甚至是鄒族的禁忌,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解答喔!
關於鄒族起源的傳說,有個說法是遠古時代,天神「哈莫」(Hamo)降臨到玉山頂上,祂首先搖撼楓樹,當楓葉一落地時立刻為了一群人,這就是「鄒」(Cou)和「瑪雅」(Maya)的祖先。隨後天神搖動茄苳樹,樹葉一落地也變成人,即為漢人「布杜」(Pudu)祖先。
鄒族人現今居住分布主要以嘉義縣阿里山鄉一帶的山區為主,以阿里山山區、曾文溪流域與濁水溪上游流域為中心。除了主要分布在阿里山一帶之外,另外還有少數聚落分布在高雄、南投二縣境內,與布農族人混居。阿里山鄉依部落區為分成北三村(來吉村、拉拉屋雅村、達邦村)以及南四村(里佳村、山美村、新美村、茶山村)。
⭐ 凱旋祭(或稱戰祭Mayasvi)
凱旋祭又被稱為戰祭,鄒族戰祭的施行,不但是為了紀念過去的戰爭,也祈禱將來所有不可避免戰爭的勝利,並同時期望一掃部落內的災難和疾病。
那麼什麼時候會舉行凱旋祭呢?主要的時機有3種,第一是出草歸來時,第二是重建會所時,第三則是在小米收穫祭後。
特富野社於每年春季1-3月間舉行,達邦社則於秋季的8-10月間辦理凱旋祭!
鄒族的小米收穫祭屬於家族性的祭儀,會在每年小米收割完後舉行,時間大約落在7、8月左右。小米收穫祭的主要目的是祭祀小米神,感謝祂對於農作的細心照顧,並藉此祭典強化部落內家族的凝聚力!
每當小米即將收割時,各氏族長老會決定收成時間,鄒族部落裡就會開始準備祭典的相關工作,像是釀酒、製作糯米糕、整理家族祭屋等,並以樁草或是小舌菊防禦惡靈入侵。在小米收穫祭結束後,各長老會齊聚在頭目家的小米祭屋,決定今年是否要行凱旋祭,這也是當天最重要的會議喔!
達邦社的小米收穫祭為2天,特富野社則集中於1天舉行。
很多人可能對於生命豆季(又稱生命豆祭)比較陌生,自2002年開始每年7月舉辦的阿里山鄒族生命豆祭,並不是一個傳統的鄒族祭儀,而是一個以「鄒族集體婚禮」為主軸,並同時結合阿里山部落人文、觀光、產業等資源所舉辦的新興節慶!此祭典不同於凱旋季和小米收穫祭的嚴肅氣氛,生命豆季通常都是充滿著喜洋洋的歡樂氛圍,族人們會備好小米酒、山豬肉,等待來自各方的遊客一起同歡!
小知識補充:所謂的生命豆,其實是鄒族部落周邊可見的一種蔓藤豆科植物,鄒語稱作「Fo'na」,也就是台灣人俗稱的「肉豆」。
高架干欄式建築的鄒族會所稱為Kuba,是鄒族政治、教育及文化傳遞的中心,也同時是男性學習文化知識與狩獵、戰鬥訓練的地方,對於鄒族人來說是必不可缺的存在!
Kuba的建築材料以樺木、杉木為主要柱子、用杉木板及竹材鋪設為地板,再用茅草覆蓋屋頂。鄒族人會在Kuba旁還有屋頂種植木檞蘭。為什麼是木檞蘭呢?因為對於鄒族人來說,木檞蘭就是天神認得族人的標誌。
你知道鄒族是沒有階級制度的嗎?不過鄒族卻有幾個特殊地位的人物,首先是頭目(Peogsi),通常會是由其中一家族固定承襲,再來是征帥(Eozomu)是爭戰、獵首的指揮官,最後則是勇士(Maotana)也就是在戰場上有特殊功勳的族人。
除此之外,鄒族還有一個遠近聞名的特色,那就是他們精細的鞣皮技術。鄒族會以柔軟的山羌皮毛做帽飾、皮鞋,以山羊皮作衣服。下次有機會造訪鄒族部落時,不妨可以仔細觀賞此項技術所產出的精緻物品喔!
最後要介紹的鄒族特色是很多人好奇的鄒族圖騰意義!這邊跟各位分享,因為「山豬」是來吉部落的吉祥物,因此在鄒族部落裡四處可見山豬鄒族圖騰!
原住民各族的服裝風格迥異,而鄒族的服裝顏色則常用紅、白、黑、藍等色裝飾,尤其是在男子盛裝時多穿著紅色。
鄒族的男性服裝有獸皮帽、胸衣、長袖上衣、獸皮背心、獸皮後敞褲、獸皮鞋等。不過也不是每位鄒族男性都會戴上獸皮帽,戴上獸皮帽代表成年、能夠承擔部落與家庭責任的男人,因此只有成年的鄒族男子才能配戴獸皮帽。
至於鄒族女子服裝有黑色頭巾、胸兜、長袖短上衣、長裙、護腳布、小花帽(年輕女子穿戴)、大花帽(年長、已婚女性穿戴 )。不是所有人都會穿上一樣的服裝,鄒族人按照「年齡」、「身份」穿著不同服裝,像是頭目或征帥等具有勇士資格者,帽子前緣可以附加紅色紋飾帶,並用珠玉和貝殼片裝飾!
幾乎每個原住民族都會有一些禁忌不能觸犯,鄒族也有!如鄒族的懷孕婦女不可參加祭儀、不可接觸武器、獵具、汲水及竹筒、不能殺害昆蟲以及不能捕魚!而所謂的禁忌之屋(Emo No Pesia)又是什麼呢?禁忌之屋是小米收穫祭的進行場所,也是巫師替族人治病的地方,並且是每家的精神象徵。
早期禁忌之屋會在鄒族人家屋內左側,屋內設有火塘,專門煮食祭祀用的食品,屋中最重要的就是聖粟倉,是小米女神的臨時住所,那裡是「禁止煮食魚類」的!
認識了許多關於鄒族的小知識後,是不是很想起身前往鄒族部落一探究竟呢?看見太陽這邊準備了3個鄒族部落給所有旅客,趕緊排定行程,來進行一場深刻的阿里山鄒族文化體驗吧!
想要深入了解鄒族文化的話,很推薦你到特富野部落一遊,在這裡旅客可深入感受會所KUBA庫巴文化,還有服飾配件製作DIY活動可以參加,手作體驗可以說是貼近鄒族文化最快的捷徑!如果是喜愛戶外世界的旅客,也可到特富野木棧道欣賞巨木群,好好感受神奇大自然的洗禮喔!
阿里山原住民體驗在這裡:特富野部落
喜歡愛玉的朋友有福了!山美部落提供特別的愛玉凍DIY,讓你不僅可以體驗鄒族人的飲食文化,還可藉由滑嫩的愛玉沁涼身心一番!
至於「達娜伊谷」則是山美部落族人的傳統漁獵場,如今已規劃成自然生態公園,若想要放鬆充電的旅客,週休二日不妨可以到這邊散步放空。
阿里山原住民體驗在這裡:山美部落
珈雅瑪部落位於阿里山最南邊的領地,融合了鄒族、漢族與布農族的傳統文化。除了常見的手搗麻糬、體驗射箭外,珈雅瑪部落還有獨特的瀑布冷泉漂浮SPA可以體驗,是非常適合盛夏的活動喔!
阿里山原住民體驗在這裡:茶山-珈雅瑪部落
除了上述3個部落可以體驗鄒族文化,也不可錯過優遊吧斯鄒族文化園區!在這裡吃、喝、玩樂一次滿足,週末來一段優遊吧斯一日遊,消除一整個禮拜的疲勞壓力,讓你神清氣爽,忘卻所有煩惱!
位於嘉義縣樂野部落的優遊吧斯,約在阿里山鄉海拔約1,300公尺之處,佔地大約2公頃,是一個介紹阿里山鄒族的文化園區,而優遊吧斯也是鄒族原住民語「富足安康」的意思!
優遊吧斯門票全票300元,優惠票則是200元。
以下看見太陽將會詳細帶各位認識優遊吧斯內的景點和活動,趕快筆記一下哪個你最想造訪跟參與吧!
⭐ 哈莫文史館
專業的導覽員會以輕鬆幽默、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帶你認識阿里山鄒族千年的原住民文化及鄒族部落產業、觀光發展和園區設施介紹,想要進一步了解鄒族文化、歷史的旅客千萬不能錯過!
若平常有欣賞音樂劇、舞台劇習慣的旅客,很推薦你到茅達諾劇場去感受前所未有的鄒族文化體驗,藉由音樂、舞蹈展現傳統融合創新的精彩絕倫的表演讓人印象深刻!
逛久了一定會飢腸轆轆,這時候就可以到結合大自然美景及鄒族元素打造的瑪翡餐廳,其菜餚都是由五星廚師團隊選用阿里山在地新鮮食材,調配出的鄒族美食,讓人一看就垂涎三尺、食指大動!
喜歡品茶的朋友則是可以到茶區,那裡設有5座全台唯一環繞於茶園旁鄒式茶屋,由專業的泡茶師為旅客沖泡一壺馥郁芬芳的茶。此外茶師也會講解茶葉相關沖泡知識及技巧,還可親自體驗如何沏出一杯正宗的阿里山烏龍茶!
你是咖啡控嗎?在這裡咖啡達人會一步步帶著旅客從認識咖啡、採豆、烘豆、到沖泡出一杯極品阿里山咖啡,保證讓你回味無窮!
以上就是關於鄒族的文化、特色和部落旅程介紹,若你還想了解更多原住民資訊,快上看見太陽豐富你的原住民族知識庫吧!
看見‧太陽如同綻放耀眼光芒的太陽,孕育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是深入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不二選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