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族生命豆季源起與特色
「生命豆」是鄒族人對鵲豆(鄒語,fo′na)的稱呼。鵲豆不但是鄒族原民食材,常與排骨、山產、芋頭等一同燉煮料理,也因為鵲豆對環境容忍力強,容易繁衍生長的特性,對於人口一度減少至3,000人的鄒族人來說,生命豆──鵲豆更是延續族群命脈的精神象徵。
傳承鄒族文化傳統、壯大族群人口,是早期部落耆老時常告誡青壯世代的教誨。鄒族耆老更特別以「生命豆」的生長習性做為比喻;時迄今日,在鄒族的傳統集團結婚儀式中,便特別以「生命豆季」為主題,期許鄒族人效法生命豆堅韌的生命力,能夠勇於面對環境的挑戰,茁壯開花並結果。
來自阿里山塔山的子民-鄒族
相傳鄒族族人是天神的子民,天神在玉山山頂搖落楓果,楓果落地變成鄒族族人,因此死後必須回歸大地,回到塔山安息。傳說中,族人過世後靈魂會分成惡靈及善靈兩種,惡靈會回到小塔山,善靈則會回到大塔山。
鄒族以創世洪水傳說、漁獵文化知名,鄒族的漁獵文化,強調與自然和諧共生,取之於自然、也敬重溪流山林的動物與萬靈。
本計畫為讓旅客更加認識鄒族傳統文化,也透過「鄒族生命豆季」的文化體驗內容設計、由部落具經驗的族人任講師與助教,讓遊客學習認識。
生命豆季主題遊程亮點
由戀愛到婚姻,由婚姻到家庭,「鄒族生命豆季」強調鄒族人生命的堅忍不拔、傳承延續的精神。適逢「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文化旅遊試辦計畫」的推動,有幸將此鄒族精神文化加以發揚光大。
承上述,本計畫遊程主題定調為「生命禮讚、生生不息~阿里山鄒族生命豆季主題遊程」以推廣鄒族生命豆季的傳統婚俗文化、鄒族工藝與產業的推廣,以刺激本鄉鄒族部落旅遊產業。
「鄒族生命豆季」有幸獲得原住民族委員會與國內旅遊業者的青睞,針對不同年齡層的遊客族群喜好,由旅行社業者:雄獅旅遊、可樂旅遊、KKDAY推出不同的旅遊路線,將鄒族部落的生命禮俗、文化與工藝、自然山林之美,透過團體旅遊行程推廣販售,以期達到計畫「推動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文化旅遊」的初衷。
高雄、台南出發
高雄>台南>鄒族生命豆季(鄒族年度最大原住民族文化活動)>傳統婚禮觀禮體驗>隙頂二延平步道>阿里山萬客香>台南>高雄
出發前請洽聯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