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東縣東河鄉的阿美族人顧濃,從小常常在媽媽開的牛肉麵小吃店幫忙,對於吃的品質有一定的要求,凡是店內的醃料、醬料都是母親一手包辦,尤其是自家辣椒醬更獲得客人喜愛。顧濃曾在南亞塑膠工廠工作。離職後,投身到自家的小吃生意店。後來姐姐也承襲了母親的好手藝,接起牛肉麵店與即食滷味生意,他轉而販售冰品、甜品芝麻糊、大腸麵線等生意。說起他的醬料之旅,他認為應該是從媽媽想回老家生活開始。開店以來都是媽媽自己做辣椒醬及沾醬,他在師大夜市的大腸麵線攤用的辣椒醬,也都是出自媽媽的配方。姐弟倆擔心媽媽回鄉後會無聊沒事做,就提議媽媽可以直接做辣椒醬與臺東特色水果醬來賣。「剛開始只是單純想說賣給老客人及在蝦皮購物平臺上架,這才發現市面上的辣椒醬琳瑯滿目,產品一上架幾乎淹沒在一堆辣椒醬產品中。」
從事與「吃」有關的產業,但顧濃明白表示,飲食小吃與加工食品的做工跟成本考量完全不同。食品加工是一項非常精準的科學,產品要賣的出去就得依靠精準的配方及品管。在研發醬料的過程,他享受著經由觀察及製作過程而來的成就感,他相信唯有新鮮度及細緻度的作工,才會釋放食材底蘊的味道,這才是「秋手作」產品美味又無法取代的秘訣。